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东数西算”正式启动,西部数据带你看清存储新趋势

“东数西算”正式启动,西部数据带你看清存储新趋势

作者头像
大数据在线
发布2022-04-06 19:18:13
4790
发布2022-04-06 19:18:1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大数据在线大数据在线

2月底,“东数西算”再次登上热搜。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机构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宁夏等8地启动建立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这标志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设计布局完成,“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再结合2020年新基建战略,国家这一波一脉相承的动作标志着数字化时代全面到来,也意味着中国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将从过去缺规划、不规范、水平落后的“粗犷型”阶段,加速向规模化、规范化、高水平的新阶段迈进。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和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在新基建战略、“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的大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深入会对数据存储产业界产生哪些关键变化?

对此,西部数据副总裁兼中国区业务总经理刘钢表示:“数字基础设施的大力推进,一定会对数据存储产品技术层、供应链层和场景应用层带来深刻变化。”

西部数据副总裁兼中国区业务总经理刘钢

01

新趋势:用好新技术的红利

近年来,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成为新基建的重点。

带动中国数字基础设施进入快车道的背后有两股核心力量:其一、不断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带来了对于数字基础设施的持续需求;其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于数字基础设施在建设模式、技术使用、节能减排等带来新要求。

例如,“东数西算”就是国家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下的产物,与“西电东送”等大型工程类似,“东数西算”核心目的是从全国一体化角度来布局,推动全国8个算力枢纽、10个数据中心集群的集约化、梯次分布和统筹发展,以实现数据中心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升。

因此,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在数据存储技术层面如何规划和部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建设阶段就应该对关键技术进行评估,利用好新技术所带来的红利,从而发挥出数字基础设施的作用与价值。”刘钢直言道。

事实证明,刘钢的观点并非虚言。如今,阿里巴巴、京东、华为、腾讯等公司纷纷针对“东数西算”进行布局时,数据中心对于采用数据存储新技术的态度也在迅速转变。例如,在针对海量数据的大容量硬盘方面,一些用户的数据存储方案依然停留在8TB,甚至4TB上,“国内用户通常容易在某个容量点上保持较长时间,新技术采用周期相对较长;而国际互联网巨头都是采用瀑布式切换,第一时间切换到18TB和20TB,尽早享受到新技术所带来的成本、效率和能耗上的红利。”

另一方面,数字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也为新场景的诞生和演进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而在数据存储层带来更细分和多样化的需求。以目前热门的智能交通为例,诞生了车联网、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大量新场景,每个场景对于数据存储的容量、温度、振动容忍情况都不尽相同。

西部数据认为,车规级闪存各项指标要求最高;数据中心的自动驾驶训练则是数据密度极大、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场景,经常需要用到高密度产品;而车路协同也会在边缘侧带来各种各样的需求,市场需要有更加针对性和细分化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02

供应链:把握好新变化

如果说数字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于新技术采用的态度转变,那么,几年来全球存储市场供给侧的不断波动则为很多用户带来不少苦恼。

无论是各大云服务商,还是各种互联网企业,甚至是电信运营商、头部金融机构,在过去一年里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供应链相关的问题。最近,各大专业分析机构纷纷预测,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全球闪存市场又将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对于数据中心规模较大的用户而言,今年的供应链又是一场大考验。

对此,刘钢认为:“数据中心规模较大的用户,供应链关系一定要升级,不能仅仅是过去简单的交易和买卖关系。”

在西部数据看来,数据中心用户需要从三个方面去把握好供应链的新变化:

01

面对今年供应链不确定因素增长的情况,数据中心用户供应链升级趋势明显,多位用户开始与数据存储供应紧密沟通,按照年框来合作,在年框下随时调整供应链策略,从而弹性化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02

用户需要主动从市场供应变化来考虑技术组合,以实现技术、产品与供应链的相对平衡。刘钢以去年硬盘存储供应的情况为例,介绍道:“去年有用户年初的时候缺少大容量硬盘,到了三四季度又缺少主流容量的硬盘。针对这些情况,其实SSD和大容量硬盘的组合产品是很好的选择,可以避免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03

市场供应链侧的波动将加速推动用户软件环境的变革,以跟上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刘钢认为,“数据存储的升级,关键还是跑在上面的软件环境,用户需要在软件层主动改变,加速适应新技术的变化。”

03

西部数据:深耕中国市场

IDC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占比高达27.8%。可以预见,随着新基建战略、“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中国市场将会有愈发丰富的数据存储服务需求。

作为一家全球40%以上数据都存储在自家产品上的公司,西部数据深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去年以来,西部数据在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工厂产能等多个方面动作频频,为中国市场将来强劲的需求做好了充足准备。

刘钢介绍,西部数据去年推出了多款业界领先的技术与产品,继续引领着市场趋势。例如,在闪存领域,西部数据去年推出了为下一代工作负载而设计的第六代闪存技术BiCS6,采用了CUA下一代架构设计,与上一代技术相比,写性能提升两倍,每GB I/O功耗下降35;在去年9月份西部数据更是推出了创新的OptiNAND技术,将iNAND嵌入式闪存与HDD进行垂直整合,提升容量密度的同时,性能、性价比可靠性也大幅提升。

在解决方案层面,西部数据能提供大容量HDD产品,包括去年推出搭载OptiNAND技术的Ultrastar DC HC560 20TB CMR HDD,同时还拥有从支持主流工作负载的Ultrastar DC SN640 NVMe SSD,到具有最佳的计算存储和缓存性能的Ultrastar DC SN840 NVMe SSD的广泛企业级固态硬盘产品组合,助力数据中心客户更好应对数据架构挑战。

“基于这些技术的产品都实现量产,并且获得了中国用户的广泛认可和采用。”刘钢透露道。

除了产品技术之外,西部数据去年在解决方案层面全面发力,不仅在深圳、上海等地不断完善解决方案中心,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联手打造和优化基于新技术的解决方案,加速数据存储新技术在中国市场的落地速度。

最后则是扩大西部数据中国工厂的产能,从事先进闪存存储产品研发、封装和测试的晟碟半导体工厂去年扩建规模约11,800平米,并扩充了先进的产品制造设备和以产品为中心的技术研发设施,进一步提升先进产能。

“2022年,西部数据会继续加大研发创新、产能规模和进行解决方案优化,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用户的数据存储需求。”刘钢最后表示道。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3-0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数据在线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对象存储
对象存储(Cloud Object Storage,COS)是由腾讯云推出的无目录层次结构、无数据格式限制,可容纳海量数据且支持 HTTP/HTTPS 协议访问的分布式存储服务。腾讯云 COS 的存储桶空间无容量上限,无需分区管理,适用于 CDN 数据分发、数据万象处理或大数据计算与分析的数据湖等多种场景。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