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Tableau可视化之多变地图

Tableau可视化之多变地图

作者头像
luanhz
发布2020-03-31 17:30:24
2.1K0
发布2020-03-31 17:30:2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小数志小数志

导读:可视化地图在描述地理位置相关度量时效果直观、优势明显,Tableau制作地图非常方便,而且支持多种可视化地图形式。本文介绍几种经典的可视化地图形式。

01 地理角色

Tableau中的数据主要区分为维度和度量两大类,其中度量主要是数据相关的信息,维度一般是除数据以外的信息,主要包括字符串、日期时间、地理角色。当提供的原始数据中未有效识别地理位置信息时,可通过右键选择该字段将其转换为地理角色

其中地理角色又细分为多个行政等级,常用的角色等级包括:国家、省/市/自治区、市、邮政编码等等。例如在Tableau自带超市数据中,地理位置信息包括:

另外,在将地理角色拖入到视图区时可能存在部分位置未有效识别,此时可手动编辑地理位置或直接筛选过滤。

02 符号地图

可视化符号地图是指在一系列地理坐标点上显示特定符号的地图。在Tableau中,具有地理角色的位置信息和相应的度量数据组合即可简单形成符号地图,在标记区进行颜色和标签设置还可制作个性化的符号地图。

以Tableau自带超市数据为例,制作各省市销售额的符号地图如下:

可以通过更改形状来实现自定义符号,例如想表达各省市移动信号服务强度时,则可用手机信号作为符号

这里,用到的自定义形状为:

还可通过上传.png图片到Tableau安装目录下..\defaults\Shapes文件夹实现任何自定义符号。

03 填充地图

Tableau支持的另一类基本的可视化地图类型是填充地图。仍然显示各省市销售额,制作填充地图如下:

实际上,符号地图与填充地图的主要区别可概括为:

  • 符号地图仅显示地理位置的坐标点信息,填充地图则显示该地理位置的整个区域
  • 符号地图通过将度量值拖入标记区的"大小"制作,而填充地图是通过将度量值拖入标记区的"颜色"制作。例如上例中,将销售额拖入到"大小"得到的就是符号地图,而拖入到"颜色"就是填充地图

在填充地图中,可通过设置地图层选项实现仅显示目标地理区域,而将周边地理位置淡化显示

04 分组地图

通过对地理位置进行分组可实现自定义区域显示。例如将大陆划分为7大地理区域进行对比,可得到如下填充地图:

制作的重点是对地理位置进行分组,分组操作如下:

其他区域可作类似处理,并对新地理位置重命名,得到如下字段信息:

而后,按照基本填充地图流程即可得到分组的填充地图。

当然,也可制作分组后的符号地图。

05 自定义地图

Tableau自带的地理角色信息是固定的(即仅可区分国家、省/市/自治区、市等字段),如果想制作自定义地图,例如乡镇地图、学校地图,则可通过编辑自定义地理编码实现。与分组地图类似,自定义地图也可区分符号地图和填充地图。

在自定义符号地图中,仅需指定地理位置名称和相应经纬度坐标即可。创建一个CSV文件(Tableau目前仅支持csv文件导入自定义地理信息)存储相应信息,文件至少包括3个字段信息,分别是地理位置名称、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例如,自定义北京部分高校地理位置编码文件如下:

注:百度地图获取经纬度api: http://api.map.baidu.com/lbsapi/getpoint/index.html

其中longitude、latitude分别代表经度和纬度,且字段名固定;城市和大学列名可任意定义,将会在导入自定义编码后出现在可选的地理角色菜单中:

提供各高校的度量数据,即可制作自定义地理位置的符号地图。

2018年北京高校理科录取分数线符号地图

由于Tableau中导入地理位置编码不具有扩展性,即导入新的地理编码会覆盖默认地理编码信息,所以在完成自定义符号地图制作后,需及时移除自定义地理编码信息,否则会造成其他地理信息无法显示

另外,也可实现自定义的填充地图,但源数据相对较多,需提供地理区域的所有边界经纬度信息,并提供经纬度坐标的顺序,而后形成封闭区域。此处不再展开。

06 总结

本文对应用Tableau制作可视化地图进行了介绍,包括:

  • Tableau地理角色字段介绍
  • Tableau制作符号地图及简单设置
  • Tableau制作填充地图及简单设置
  • Tableau制作分组区域地图
  • Tableau制作自定义符号地图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3-1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小数志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