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选软件要靠自己不能只靠专家

选软件要靠自己不能只靠专家

作者头像
用户5829239
发布2019-10-14 17:57:38
4300
发布2019-10-14 17:57:3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可持续开发可持续开发

2017年写过一篇关于SAAS的文章放到知乎,结果有很多网友加我微信,咨询我问题,其中有些人会让我推荐一个”成熟”的餐饮软件给他。说实话,市面是真正好的餐饮软件,还没有发现,能做到的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自身需求找到相对合适的。如果是简单需求,比如单店,做个收银,看个销售额,选型比较简单,只要稳定和价格平衡一下就行。但规模稍微大的企业,有更多的深入需求的,选型就不那么简单了,需要客户自身更多的努力。

选软件是一个大大坑,而且是”很多时候你自己掉进去去,还不知道为啥”的坑,发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选软件的人缺乏自己方面的努力。选软件就和选老婆一样,你的朋友亲戚只能帮你推荐,帮你出主意,但最后决定者和收益者是你自己,在这个环节中,真正知道自己需要啥是至关重要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企业信息化,就怕自己当小白,被他人优美的语言忽悠进去,可怕的是,有些企业吃亏多次后,还是保持老样子。企业信息化和管理是一个不容易看到的温柔的刀,可以变成你自己的利器,也可以慢慢的割掉企业的效率和创新能力,让企业慢慢丧失活力。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励,成功的企业管理是离不开信息化的,选软件在我看来是企业的必修课,根本不是选修课。最近,很多国内国外的大牌服装企业都陷入库存的沼泽泥潭,关键还是信息化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具体分析,请您参看”服装库存是怎么产生的”。文章下面就举例说明一下,为啥选软件需要靠自己,专家只是分析,指导和建议作用

外人不可能了解企业全部的情况和需求

举个例子,吃饭的时候,朋友只能通过你是四川人判断你可能喜欢吃辣的,但你可能还有其它情况呢?比如,这几天肠胃不舒服,不能吃太刺激的东西,这种东西你自己不讲,他人怎么能知道。真正的企业需求要比这个复杂太多太多,企业需求不是1个或者几个人需求,是全公司上上下下很多人的需求,任何细小需求没有满足,都可能会导致全局的麻烦。为啥是全局的麻烦呢?因为管理软件是协同性工具,各个业务部门之间是协同作用的,一个地方错误或者卡壳了,必然会级联影响下去。如果不能有效实现跟踪,只能陷入一种互相扯皮的状况,对于这种状况,如果冒然处罚一方,很难服人,长期下去导致人心涣散。

举个例子,供应链管理,销售,生产,库存和采购都是相互关联作用的,如果库存这里管理不好,必然会影响到其它各方。库存管理不好,难道只是仓库人员的责任吗?难道罚钱就可以解决问题吗?罚钱很多时候是不能解决问题,罚钱只在责任明确,屡教不改的情况下有用,如果是管理流程问题,或者软件问题导致效率低下而导致的问题,罚钱就是一种不负责的霸道管理行为,让下面员工为企业管理者背锅。下面的截图就是一个软件导致仓库效率低下的例子,一个箱子只能放相同的款货品,如果单款量大还好,如果是些尾货断色断码款,把多个款放在一起,效率不是更高吗,而且还占用更少的空间。其实,选软件就是要去捋清楚这些多如牛毛的细微的需求点,只关注大流程的人是不会知道这些的,选软件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的事情。

现在很多企业选型是老板决定,老板往往只关心报表部分,导致选系统变成了选报表,如果系统本身运作有问题,报表又有啥用呢?而很多业务运作过程,老板又不清楚,导致真正实施后,发现太多的问题。最近,一个朋友企业上分销软件,老板选择了国内知名大品牌,结果实施了2个月,只走到商品资料录入阶段,后面业务部门人员觉得软件操作太难用,没有方便的导入功能,而且流程太复杂,都搞不定,最后白白浪费了钱。这次选型就是老板看演示,然后听卖软件的专家意见,然后决定拍板的。

一般来讲越是功能复杂的软件,对使用者的要求越高,自己企业员工的计算机水平外人不能了解到全部,企业具体要花费多少钱在人员培训或者雇佣多少专职IT人员,也是企业自身的情况。有些企业,自己没有固定的IT人员,其实想达到太多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最好还是一步一步来。但即使是功能复杂的软件,也需要尽量做到易用,具体分析请您参看”管理软件易用性”和”管理软件为啥实施失败”。

下图是和一个企业IT负责人的对话,企业没有系统的培训计划和激励措施,导致门店人员依赖性特别强,很多简单的东西都不会,搞得一个IT人员事情特别多。

企业选型的人需要懂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需求

外部的人不能长期呆在企业里面,很难了解业务当中的诸多细节问题,而且外部人员也很难知道企业未来的规划,很难帮你把全局和细节都考虑清楚。比如,丰田的JIT排产思想在很多ERP软件里面都有,但这种思路落地的前提是供应商在附近,而且供货是准时可靠的。所以,这种看上去很美的思想不一定适用全部企业,企业自身的供应链运转情况自身最清楚。还有供应链采购是应该”集权”还是”分权”,如果采用的路线不同,那么对软件功能要求也就不同,如果集权则可以总部录入数据和采购价格,如果分权则需要各个部门处理,总部负责协调。”集权”适合采购原料标准化程度高的行业,如汽车行业,”分权”适合原料标准化程度低,或者分散度大的企业,如餐饮连锁,主原料可能集中采购,但辅料会就近分部采购。所以,软件功能是和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方式相关的,这只是大的容易看到的,其实还有很多小的,不容易让人看到的。下面讲一个不容易预先发现的例子。

ERP当中的BOM资料通常都是产品部门管理设置的,所以把权限集中给到产品部门也是合理的,对于标准化程度非常高,原料SKU比较少企业,这个没有问题呀。但对很多服装生产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是会存在问题的。因为很多服装企业的布料供应商品控能力不行,很可能导致产品设计中使用的样布,和后面实际生产使用的大批布料,很多指标是有较大差异的,比如缩水率,这种差异就要求生产部门也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BOM。这就会产生一种管理上面的麻烦,如果放开过多,生产部门的人如果动了非相关部分的设置,怎么办?放开过多,很容易导致混乱,但不放开又导致效率降低,每次生产部门需要调整,都需要去找产品部门,如果调整是频繁的,显然会影响协作效率。还有一个场景,就是布料SKU太多,很多颜色可能非常相近,导致产品部门的人可能搞错,而对原料SKU最清楚的仓库采购部门又不能参与进来,导致这些错误很难被发现。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对服装企业,BOM的调整应该支持多部门协调,各自调整自己擅长的部分,相互协同,相互补充,才会实现最优的管理。但这个思路是必须建立在软件功能支持的基础上的,软件必须能够提供细化的修改跟踪功能,提供更细化的权限功能,放开权限,但通过监控来避免不负责任的修改。

越是复杂需求越没有所谓成熟方案

因为企业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且是在持续变化中的,不变的只有持续的变化,所以软件的成熟是相对的,关键还是要看软件持续的完善能力,是否能够持续跟上企业需求的变化。下面是美国一个知名的租车公司Hertz的例子,状告知名企业埃森哲。

越是复杂的需求越是需要自己有一定的把控能力,埃森哲没有把旧有系统集成考虑周全,导致整个项目失败,时间和金钱都是浪费。这个案例里面,Hertz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埃森哲的能力范围,擅长流程梳理的公司不一定擅长真正的实现落地。

网友选型案例说明

一个网友咨询餐饮软件选型,是一个国内知名的SAAS厂商,我帮他们在演示账套里面分析了这个软件的问题,当时也是建议他们再多看几家的,他们选的实在太累了,就定了该厂商。结果,2个月后,再次沟通,软件没有使用下去,还使用之前的。

即使花了几个小时帮他们分析软件,最终也是没有意识到他们不想把数据放到云上,他们不清楚SAAS的商业逻辑,我以为他们都选了SAAS了,自然知道数据在云上啦。还有,之前强调的易用性,最终被门店人员验证了。选软件是需要多次实践,多次锻炼的,吃一堑长一智,不碰到坑是不可能的,能做的就是积极学习,积极总结失败原因,不断提升自身选型能力,自身成熟了,确切知道自己需要的,选型也就自然更加准确了。

总结

选软件,信息化是企业的大事情,人家都说ERP是一把手工程,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企业选型不能当甩手掌柜,遇到好的专家可能还提醒你,遇到不好的,直接就割韭菜了。

如果喜欢,就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哟,并且帮我转发一下啦。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10-1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可持续开发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腾讯云 BI
腾讯云 BI(Business Intelligence,BI)提供从数据源接入、数据建模到数据可视化分析全流程的BI能力,帮助经营者快速获取决策数据依据。系统采用敏捷自助式设计,使用者仅需通过简单拖拽即可完成原本复杂的报表开发过程,并支持报表的分享、推送等企业协作场景。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