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小时代里的大数据 认识并掌握才能更好驾驭它 | 大咖周语录

小时代里的大数据 认识并掌握才能更好驾驭它 | 大咖周语录

作者头像
数据猿
发布2018-04-19 17:42:51
6400
发布2018-04-19 17:42:51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数据猿数据猿

数据猿导读

大数据作为正在形成的一种科学革命范式,也在逐步形成各种流派。在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中,他们的观点也代表了各自的价值观。那么,对于大数据他们是如何看待的呢?

白氏高级副总裁: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就是我们具体想要什么

邓白氏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数据官Anthony Scriffignano博士在谈及对大数据行业发展趋势的理解时,认为大数据是一个很宽泛的领域,我们往往想要将其局限化,其实这是不对的。世界上有太多的数据,如医疗数据、建筑数据、环境数据等,每种数据都有其挑战性,在理解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之前,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这些数据并不完美。

Scriffignano博士说,“我们也可以从世界各地获得新的数据,但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是否明白该地区具体有多少人口 有多少公司 这些问题我都无法回答,就如同我无法回答如何使经济变得更好,因为这个问题太大了,但我能回答类似我们如何生产更好的产品,这才是正确的问题。想了解一个问题,我们必须清楚我们想要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把问题具体化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就是我们首先要问对问题,知道我们具体想要的是什么。”

原文链接:http://www.datayuan.cn/article/11841.htm

百度副张旭阳:人工智能、大数据已成金融科技2.0核心技术

“我们觉得,在人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会成为我们所谓金融科技在场景革命之后,新的金融科技革命2.0的核心技术。”

张旭阳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可以改变我们对经济整体面貌,包括个人的洞察。而区块链,使得我们互联网从无序到有序,从无价到确权,从无界到可控。但区块链的结构,使得我们可以把价值跟互联网的信息流结合在一块,使互联网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这种情况下,下一步的数字资产化或数字资产成为可能。

首先,金融包括技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互联网从PC互联网阶段到移动互联网,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在移动互联网阶段,我们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人的存在变成数字的存在。因此,在人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会成为我们所谓金融科技在场景革命之后,新的金融科技革命2.0的核心技术。

在这一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可以改变我们对经济整体面貌,包括个人的洞察。而区块链,使得我们互联网从无序到有序,从无价到确权,从无界到可控。因为我们知道,区块链主要的核心技术,包括了去中心或多中心化,包括了我们的分布式账本,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可编程性、智能合约、时间戳。

原文链接:http://www.datayuan.cn/article/11831.htm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用好大数据要有大智慧

大数据的价值有四个方面值得大家关注:

第一,提供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实现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管理科学与实践的革命;

第二,提供科学研究的新范式:支持基于数据的科学发现;

第三,形成高新科技的新领域:推动行业深化发展并形成大数据产业;

第四,形成社会进步的新引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社会进步。

发展大数据具有迫切性与极端重要性。大数据技术是解决众多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的共性基础,必将成为重构社会和经济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产力(底层架构和标配),它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三个“不等于”需要人们关注的:

第一,基础设施不等于大数据,尤其是云计算不等于大数据;

第二,信息化也不等于大数据,信息化是长远的过程,它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升级,是永恒的一件事情。大数据是从侧面反映,是收集信息,更多讲的是标准化、科学化、便捷化等;

第三,数据处理不等于数据分析。要明确目标是前提,拥有数据是基础,计算平台是支撑,分析技术是核心,产生效益是根本。

总之,大数据技术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技术,在我们国家尤其应该解决的是公共政策问题,比如数据共享、数据质量、数据开放等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让大家共同使用。此外,大数据技术本身尚未成熟,科学基础也还在建立之中,因此,当前首要任务是齐心协力按照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做出贡献,让大数据为人们带来大的价值。

原文链接:http://www.datayuan.cn/article/11818.htm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7-06-1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数据猿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